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宋绍维:“钉”在边疆的山东汉子
阿勒泰新闻网-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古丽娜 通讯员 胡阿尼什·那斯哈提
“到西部去、到基层去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!”2006年,山东青年宋绍维怀揣理想,跨越千里奔赴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,成为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。18年来,他从青涩的志愿者成长为民生保障战线的“多面手”,以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,把脱贫攻坚与民生事业的责任扛在肩头,用实干在边疆热土书写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为民答卷。
从“志愿者”到“脱贫攻坚先锋”
初到吉木乃县,宋绍维便与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。服务期满后,他选择扎根在这里,从最贫困的别斯铁热克乡起步,历经农办、扶贫办等多岗位历练。2016年,吉木乃县打响脱贫攻坚战,时任吉木乃县扶贫办主任的宋绍维成为这场硬仗的“主攻手”。他牵头制定《吉木乃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方案》,统筹“四位一体”扶贫格局,带领团队全力推进建档立卡、动态调整、项目落地等重点工作。三年间,吉木乃县3265户8990人脱贫、32个贫困村摘帽,2018年通过国家验收,群众满意度达98%以上。谈及这段经历,他感慨道:“看到群众脸上的笑容,一切付出都值得。”
改革破局:民生事业的“多面手”
脱贫摘帽并非终点。2021年起,宋绍维转战乡村振兴、政协等岗位。
2024年,他临危受命,挑起民政、人社、医保、退役军人事务“四局合一”的改革重担。面对职能交叉、流程冗杂的难题,他前往一线调研,梳理职责清单,推动部门深度融合。短短数月,新组建的吉木乃县民政人社医保局(退役军人事务局)高效运转,实现医保社保“一站式”服务、困难群众精准救助、退役军人优待抚恤等业务的无缝衔接。同年,他推动成立吉木乃县退役军人俱乐部,通过政策宣讲、文体活动等助力退役军人角色转型,并揭牌零工市场,为灵活就业群体拓宽增收渠道。
“钉”在边疆的民生情怀
“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”是宋绍维常挂嘴边的话。他推动托普铁热克镇日间照料中心改建,为老年人提供康复训练、心理咨询等贴心服务;在乡村振兴一线,他参与乌拉斯特镇强德珠尔特村环境规划,破解城郊村发展困境。面对机构改革后的新挑战,他立下誓言:“要发扬脱贫攻坚精神,把高质量就业、全链条救助、退役军人优抚和医疗保障做到群众心坎上。”
18年来,宋绍维像一颗钉子,“钉”在吉木乃县的民生保障最前沿。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,从机构改革到服务创新,他以实干诠释初心,用担当回应期盼。正如他所言:“这片土地需要坚守者,而我的使命就是让群众的幸福生活‘成色更足’。”在边疆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,宋绍维的脚步依然坚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