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勒泰流动科技馆让优质科普服务走进基层
阿勒泰新闻网-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(记者 杨玮璇)“快看!我的手在屏幕上一动,电流就能跟着‘跳舞’!”9月20日,在阿勒泰市实验小学教室里,六年级学生张恩宁对着“人体导电”互动展品惊叹不已,身旁的同学争相举手想要体验。
今年以来,地区科协打造“流动科技馆”巡展项目,让原本深藏于城市展馆的科学奥秘,不仅稳稳“落户”孩子们的校园操场,还走进农牧民群众的田间地头。
作为落实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(2021—2035年)》中期目标的关键举措,地区科协以“高标准覆盖、重实效服务”为原则,选取140余件流动科普设备,推动巡展实现六县一市全域覆盖。在展品服务学校过程中,工作人员确保各类互动展品安全运达每所学校,并对师生们开展专项操作培训,详细讲解展品原理、使用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。截至目前,这支“科普轻骑兵”已走遍全地区20所中小学校、6个城镇社区、8个乡镇(村)教学点,构建起一张贯通城乡的科普服务网。
吉木乃县直小学学生在操作科普展品。
在富蕴县第一中学,经科协工作人员培训后的教师熟练操作“VR太空漫游”设备,让学生们戴上眼镜就能“登陆”月球,排队体验的队伍始终不断;在布尔津县布尔津镇五彩滩社区,“应急避险模拟舱”成为老年人的“安全课堂”,大家在互动中掌握火灾逃生技巧。
数据见证成效:巡展累计服务全地区在校师生9万余人次、城乡群众2.8万余人次,十余万边疆群众共享科普红利。依托高效的展品流动与运维体系,地区科协为学校量身打造了多场特色活动——“草原上的航天课”带牧民孩子探索宇宙,“生态保护实验室”教社区居民检测水质;更新36项(套)展品,让科学知识以更有趣的形式呈现,形成了“资源统筹、群众参与、效果评估”的成熟模式。
面向“十五五”,地区科协的科普蓝图更加清晰:把巡展延伸至偏远乡村、边境牧场,持续优化展品流动路线,让科普服务“无死角”;建立“地区统筹+县市联动”机制,培养基层自主开展科普活动的能力;针对青少年、农牧民等人群需求,定制专属展项,让科普内容更贴近生活、贴近产业。
“要让流动科技馆成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‘引擎’,让科学之光永远照亮阿勒泰的草原与山川。”地区科协干部俏丽攀·努尔江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