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从“单向说教”到“精准滴灌” 和田地区普法升级“破圈”
石榴云/新疆法治报记者 张蕾 赵书城 通讯员 张春梅
在和田乡村,升国旗仪式后,村干部结合宅基地纠纷案例,为村民解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》;在城市商圈,外卖骑手的送餐箱上贴满法律宣传画,外卖骑手送餐的同时为商户普及维权常识;在中小校园,法治副校长带领学生模拟庭审,还原校园欺凌案件审理流程……
自“八五”普法以来,和田地区打破“单向说教”模式,以分众化服务、品牌化传播、治理化落地为抓手,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可感可知的生活指南,将法治融入基层治理各环节。
“以前普法课总讲大道理,现在专讲种粮补贴、土地流转政策法规,还结合我们身边的案例普法,特别接地气。”9月15日,和田县罕艾日克镇拉依喀村村民麦麦提·吐尔逊的话,道出了当地群众学法的感受。
这样的精准普法,不仅覆盖群众,还聚焦“关键少数”。5年来,和田地区精准施策:和田地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,主要领导累计讲授法治课5次以上;宪法、民法典等4部法律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,不同行业还增学专属法律内容;通过“任前法律考试+行政应诉考核”双向倒逼,推动领导干部从被动学法转向主动用法。
899所中小学实现“法治副校长”全覆盖;和田市第三中学以校园失窃案为原型编排舞台剧,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司法程序;墨玉县编写漫画版《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》,累计发放5万余册。目前,和田地区已创建22所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,开展“万名学生同上一堂法治课”380余场次,覆盖学生23万人次。
品牌化传播让普法从“零散输出”变为“系统传播”,实现法治内容“破圈”。
和田市古江巴格街道居民阿依古丽·买买提每周一参加完“国旗下普法”后,都会向邻居分享学到的维权知识。作为当地普法核心品牌,“国旗下普法”设置了讲身边故事、解法律条款、答群众疑问、验学法效果4个环节,取得良好效果,此经验已入选全国《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》,还被自治区推广为“法润天山·国旗下普法”项目,列为2024年新疆10件“法治为民办实事”项目之一。
在核心品牌基础上,当地延伸打造“法耀昆仑”系列子品牌:联合47家外卖平台推出“普法大餐·一‘典’到家”,为1400余名骑手配备“普法礼包”,送餐时发放资料8.6万余份;“法耀昆仑·小和说法”短视频栏目用方言演绎法律问题,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超2亿次,单条最高达520万次;创作法治情景剧《调解风波》等120余部文艺作品,累计巡演320余场次。当地还公开征集“法耀昆仑”LOGO与吉祥物“法阗阗”,各县市衍生“局长说法”等特色子品牌,形成“上下联动、各具特色”的传播格局。
“以前村民有矛盾,要么吵闹要么找干部;现在大家先找‘法律明白人’咨询,再走法律程序解决。”9月16日,和田县巴格其镇托万喀什村党支部书记艾则孜·麦麦提说。
目前,和田地区已培育7227名“法律明白人”、8176户“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”。全地区通过完善村规民约、健全议事机制等实现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乡”:和田市吉亚乡艾里玛塔木村将“赡养老人”“环境保护”纳入村规民约,获评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;城市社区推行“法治+网格”模式,2024年矛盾化解率较往年提升18个百分点。
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:当地组建“法治体检”团队深入中小微企业、合作社,累计开展服务860余场次,解决问题1200余个;相关部门针对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采取“普法+执法”模式,2024年消费者投诉处理满意度达96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