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丨从山里娃到机电“国手”:穆海麦尔用技能改写人生
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 马蓓
“离比赛结束还有1分钟,请选手注意时间!”9月20日,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比赛现场,机器运转声中,新疆选手穆海麦尔·苏来曼江紧盯设备屏幕参数,指尖在键盘上飞速跳动。他与搭档于浩冉必须在时限内完成程序调试与机械装配,延续对“毫米级”精度的极致追求。
9月20日,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比赛现场,穆海麦尔·苏来曼江(左)和搭档于浩冉正在编写代码。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 马蓓摄
今年20岁的穆海麦尔,来自特克斯县齐勒乌泽克镇阿克奇村,是伊犁技师培训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。赛前,他感慨:“像做梦一样,真没想到能站在国赛赛场上。技能改变了我的人生。”
穆海麦尔的母亲常年患病需服药,两个妹妹还在上学。“家里不富裕,多亏政府帮扶,妹妹有助学金,母亲享受低保。”他心怀感恩,“但我更想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家庭命运。”初中毕业后,对电力知识充满兴趣的他,因看好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,果断报考伊犁技师培训学院,希望早日掌握技能、减轻家庭负担。
入学后,穆海麦尔求知若渴,总觉得课堂学习不够。得知学校有技能大赛兴趣班,他立即报名。这里免费授课且理论实操结合紧密,正合他意。课后,电器维修店成了他的“第二课堂”,他常帮师傅加班到深夜,只为多练技术;为学PLC编程,他到镇上网吧对着教程临摹代码,直到网吧关门。
实训室更成了穆海麦尔的“家”。课间休息时,他还抱着设备手册啃;设备出故障,他趴在地上排查线路,汗水湿透工装也毫不在意;熄灯后,打着手电筒在宿舍背笔记。“我就怕跟不上节奏被淘汰,兴趣班近20人最终只留两名学生。”穆海麦尔说。付出终有回报,最终他以第一名的成绩留下。
17岁时,穆海麦尔首次代表学校参加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电工比赛。参赛选手多为企业技术骨干和教师,作为最小选手的他紧张得手心冒汗。凭借扎实基本功,他从3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,斩获金奖。“那一刻,所有熬夜和辛苦都值了。”他说。
9月20日,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比赛现场,穆海麦尔·苏来曼江(右)和搭档于浩冉正在调试设备。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 马蓓摄
此后,他的参赛之路越走越宽:2023年12月获自治区电梯保养与维修比赛三等奖;2024年4月,和搭档于浩冉苦练一周,拿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金奖。
到了省赛备赛时,没设备、不熟悉模块和传感器,难题接踵而至。
转机出现在2024年8月,援疆省市团队将他和搭档送到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。在世赛金牌教练孟庆龙团队指导下,他接触到先进设备,每天高强度训练。“虽然辛苦,但特别开心。8个队对抗训练,学习氛围浓,技术进步飞快。”穆海麦尔说。
经过数万行代码编写与上千次机械调试,他和于浩冉成为“黄金搭档”。于浩冉装配误差不超0.02毫米,穆海麦尔程序响应时间精确到0.1秒。2024年10月,在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上,穆海麦尔夺得机电一体化项目金奖,拿到技师证。
回忆起一年前那一刻,他说:“得奖后我立即兴奋地打电话告诉妈妈‘我能挣钱养家了’。她特别激动,让我好好学。”此后,他又两次赴徐州集训,今年还参加了备战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新疆邀请赛、天津邀请赛。尽管成绩未达预期,但他坦言:“能和高手交流,知道不足,特别值。”
掌握技能的穆海麦尔,成了家里的顶梁柱。他用比赛赢得的2万元奖金,给妈妈买了制氧机,给妹妹们买了新衣服。他深知,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多方帮助:学校的免费兴趣班、老师的一对一指导,援疆团队搭建的跨省培训桥梁。
如今的穆海麦尔已获得机电一体化技师证书、电工技师证书、高级工证书,还是国赛集训队种子选手。“从大山到国赛赛场,我走了四年。但我知道,技能这条路,能让我走得更远。”
比赛现场,穆海麦尔按下最后一个调试按钮,看着精准运转的设备,眼中满是憧憬:“现在就想好好比赛,未来希望站在更大舞台上,为祖国争光。”